2016年,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需求仍然不足的宏观背景下,全市经信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开放活市”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加突出稳增长、调结构、增后劲、抓改革、强创新、防风险,统筹推进工业和信息化各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主要成效
1.工业经济平稳增长。2016年,全市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28.3亿元,同比增长6.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683.7亿元,同比增长9.3%;全市工业用电累计16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省平均2.99个百分点。2016年,规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427.9亿元,增长7.1%;利润总额282.8亿元,增长10.6%,今年以来全市规上工业利税利润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6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79.9亿元、347.4亿元和20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5.6%和5.8%,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1.7%、41.9%和24.9%,其中高端装备产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38.3亿元,增长5.7%;规上信息制造业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76.6亿元,同比增长6.3%。全市信息经济产业完成投资121.8亿元,9家企业入围2016年省电子信息产业重点企业名单。纺织建材占规上工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
3.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16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678.03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的103.4%,总量居全省第8位;增长10.7%,高于全省平均6.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2位,比2015年排名前进6位。完成以“机器换人”为主的技术改造投资543.30亿元,增长22.5%,高于省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13%,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3%,增幅居全省第1位,比2015年排名前进3位。全市装备制造业累计完成投资264.73亿元,增长14.3%,高于全市工业投资增幅3.6个百分点。
4.新旧动能加速转换。2016年,全市规上工业新产品实现产值1669.8亿元,增长13.3%,产值率36.2%,贡献率115.6%,总量居全省六、增幅居全省第七;新增省级工业新产品备案1369项, 完成新产品鉴定验收329项,备案数列全省第一,省级优秀新产品17项、省内首台(套)6项、浙江制造精品19项。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分别新增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和38家。引进创新领军人才65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2位、浙江省千人计划1位。
5.“两化”融合稳步推进。长兴县、吴兴区等5个县(区)成功创建省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试点区域,率先实现省级示范试点在我市重点县(区)的“全覆盖”。今年新增实施60个市级“两化”融合重点项目,3家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新增培育企业首席信息官(CIO)58位。2015年,我市信息化发展指数为0.898,位居全省第5位;“两化”融合指数达到71.73,位居全省第四。
6.绿色发展成效明显。2016年,全市共淘汰了133家企业的落后产能,腾出15.4万吨标煤的用能空间,完成年度计划的154%;完成“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淘汰企业和作坊2618家,完成年度计划的261.8%。全市光伏装机容量累计达到350MW,提前完成三年300MW光伏发电任务。全面实施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并实现了全市县区“全覆盖”。
二、主要工作
1.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建设。一是编制实施工业强市建设“十三五”系列规划及年度推进计划。编制实施《湖州市工业强市建设“十三五”规划》《湖州市信息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湖州市高端装备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我市“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金属新材、绿色家居、现代纺织、时尚精品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并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保障措施等。长兴县、德清县、吴兴区、南浔区和安吉县在浙江省2015年度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排名分别名列第19位、第27位、第44位、第46位和第52位。其中长兴县、德清县、吴兴区和安吉县4个县区的排名分别比2014年前进1位、5位、2位和7位。二是积极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关于组织申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工作计划》,成立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创建办公室以及专家咨询组,统筹推进试点示范城市申报创建工作。力争上级支持,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赴省经信委和国家工信部规划司汇报湖州创建工作,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我市创建工作的支持和指导。成功举办了全市“中国制造2025”干部培训班。市委、市政府就创建工作先后向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工信部及工程院作了专题汇报。认真编制方案,编制《“中国制造2025”湖州行动方案》,从创新能力、质量效益、智能制造、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到2020年和2025年的两个阶段性目标。编制《湖州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由省经信委组织专家组评审后上报国家工信部。我市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工作得到国家领导人和国务院有关领导的亲笔批示,予以充分肯定。三是扎实推进工业“六重”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推动“六重”工作要求,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工业“六重”工作的实施办法》、《湖州市“十三五”规划“六重”清单2016年度推进计划》,明晰责任,落实分工,扎实有序推进工业“六重”工作。四是建立工业重点产业体系统计监测。根据“十三五”规划明确的产业体系,联合市统计局明确了产业体系及新增长点产业统计目录,制定了《湖州市工业产业统计监测制度》并完成发布工作。
2.着力推动工业稳定增长。一是抓企业节后开复工。组织开展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春节放假及节后复工情况调查,研究制订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对节后复工缓慢的企业,分析原因,排摸难题,加大协调力度,及时帮助企业化解困难,力争及早恢复生产。二是组织开展工业经济稳增长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工业首季“开门红”工作,针对G20杭州峰会期间涉及停限产的792家企业,制定下发《关于“全力打好工业夏季攻坚战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工作意见的通知》《关于稳定当前工业经济增长力争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通知》及《关于促进当前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工作措施》,对县区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月度通报,促进县区稳定增长,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是推动重点企业稳增长。针对8、9月部分企业停限产损失,加强工作联动,排摸出91家能够在四季度增产的企业名单,成立六个工作组,分组分片对接联系该批企业,了解掌握企业在扩生产中面临的问题与矛盾,加快问题协调解决,促进企业增产能、提效益、稳增长。四是推动企业多渠道拓展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合作交流、展销、促销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上海国际电梯展、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展、义乌国际装博会等国内外重要展会。
3.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深入开展“转型升级会战年”活动。制定全市“转型升级会战年”活动实施方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活动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并组织实施。实施《“转型升级会战年”活动工业推进计划》,明确了今年工业转型升级35项主要指标并分解到县区;排出了各县区和28个涉工部门今年转型升级重点工作。先后召开了全市“转型升级会战年”活动工作部署会、活动办季度工作例会和工业推进组工作例会。配合市委督查室制订了“转型升级会战年”活动督查方案,设立“转型升级会战年”活动督查办公室并开展了3次专项督查。制定了“转型升级会战年”县区、部门考核办法并纳入市委综合杯考核。联合湖州日报、湖州电视台等市级主流媒体与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一起对我市工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企业和项目进行宣传报道,编印发送活动信息简报116期,着力营造浓厚的活动推进氛围。二是推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制订实施信息经济、高端装备等产业发展年度推进计划,明确年度发展目标,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推进和考核力度,重点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为契机,着力推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突出政府引导和充电设施建设,5月初召开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与推广应用大会,编制《湖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划(2016-2020年)》,突出“电动湖州绿色共享”的理念,产用融合,示范先行。出台《2016年湖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实施方案》《湖州市促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暂行)》《湖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地方配套补助办法》,积极开展“充电设施攻坚年”活动,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截止目前已建成充电桩623个。协助召开ABAA国际锂电池会议,完成VIP沙龙及产业对接会、国际电动汽车展览展示、企业参观三大活动,成功签约合作项目7个。三是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提升。制定重点细分行业转型升级年度方案,重点推进吴兴砂洗印花、南浔有机玻璃、德清生物医药、长兴非织造布、安吉椅业、开发区汽配6个细分行业。修订《重点细分行业转型升级考核评价办法》,加大对县区评价考核。完成德清高端装备产业、长兴新能源产业(新型电池)、安吉椅业、吴兴现代物流装备产业等4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申报。四是完成工业领域“找短板”工作。深入查找工业“短板”,分别召开市级部门、企业、专家座谈会,征求工业领域短板,形成三大工业短板和补齐短板三大对策。五四加快工业平台建设。制订全市重点工业平台监测评价办法,建立全市11个重点工业平台亩均税收指标、区域贡献指标、有效投入指标三大主要指标的监测体系,进一步加大对我市重点工业平台的监测工作。
4.全力扩大工业有效投资。一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制定全市工业投资推进计划,明确年度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确保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2%。重点实施年度工业投资重点项目“三百”计划,着力推进100项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100项3000万以上技术改造升级项目,100项智能制造、两化融合项目,计划当年完成投资300亿元,确保“三百计划”当年开工率达到70%以上,竣工率达到35%以上。2016年,全市工业投资“三百计划”完成投资247.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300亿元的82.6%。其中,全市百项新兴重点项目在建90项,完成投资125.2亿元,新开工39项,竣工32项;百项“机器换人”重点项目在建95项,完成投资100.5亿元,新开工42项,竣工49项;百项“智能制造”重点项目在建93项,竣工76项,累计完成投资22.1亿元。二是深入推进“机器换人”。制定《湖州市2016年“机器换人”工作推进计划》,按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品升级改造”的“四重一体”思路,鼓励工业机器人制造与应用,加快推进企业“机器换人”,力争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2%,技术改造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5%。推进《2016年湖州市百项“机器换人”重点项目》和省级“双千工程”重点项目,全市共有38个项目列入省技术改造重点项目“三百计划”。积极推进重点细分行业技术改造,主抓新能源电池、电梯等七大细分行业并分行业“机器换人”专项行动方案,7月成功举办全省电梯行业“机器换人”现场会。鼓励企业引进先进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明确今年全市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1000台以上并分解落实到各县区、落实到96个机器人应用项目。2016年,全市完成工业机器人推广1198台,完成计划任务的120%。三是全力引进“大好高”项目。深入开展“谋划大产业、招引大项目”活动,继续深入实施市经信委“服务大平台,参与大招商”活动,制定谋划大产业招引大项目实施意见,完善认定标准和考核办法,明确将“十三五”期间我市重点发展的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健康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项目作为招引方向。每季度对各县区申报的工业“大好高”项目进行评审,共新增引进工业“大好高”项目80项,累计完成投资额203.48亿元;新开工项目84项,其中新引进项目新开工58项,竣工投产项目54项。
5.多措并举狠抓创新驱动。一是狠抓产品创新升级。制订实施年度技术进步与新产品研发工作要点,调研摸底一批列入省级工业新产品的企业,推荐申报“浙江制造精品”,跟踪一批近年来产业化的省级工业新产品和即将产业化的智能装备新产品,推荐申报省级优秀工业新产品、首台(套)认定。二是实施智能制造专项。编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试点示范方案,推进区县91个重点企业智能制造示范试点项目建设,久立特材智能工厂等8个项目列入省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天能能源数字化工厂列入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项目。老恒和、超威等8家企业申报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天能能源数字化工厂列入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项目,南浔区智能电梯特色小镇成为首批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区。三是狠抓创新平台建设。实施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省、市三级培育计划,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及技术创新投入,加快增强适应新常态的创新能力。预计新增永兴特钢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新增怡达电梯、安达汽配等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培育38家市企业技术中心;新增久立特材、佐力药业等2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四是加强产业创新人才引育。重点围绕产业体系人才需求,打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南太湖精英计划”等引才工程组合拳。组织开展“走百企、解百题、聚人才”部门组团蹲点调研服务活动,组织相关企业开展创新人才政策解读现场会议。
6.抓大扶小强化主体培育。一是加大“金象金牛”企业培育力度。制定《2016年度湖州市“金象金牛”及“三名”企业培育工作推进计划》,明确2016年度企业培育目标和六大工作任务。指导督促省级“三名”培育试点企业加快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推动落实“三名”企业政策。出台《进一步完善“金象金牛”培育企业推进机制的通知》,开展“金象”“金牛”企业认定和培育企业评价工作并实行动态调整;健全“金象金牛”及培育企业运行监测机制。新增永兴特钢、欧诗漫、老恒和3家企业列入第三批省级“三名”培育试点企业,认定2015年度“金象”企业6家、“金牛”企业2家和培育企业30家。二是力推小微企业上规升级和“隐形冠军”培育。印发《2016年度湖州市“小升规”工作推进计划》,建立了221家“小升规”培育企业名单库,实行定期监测、定向服务。吴兴区、长兴县纳入全省管理提升和金融服务小升规深化试点县区。我市小微企业培育工作被省经信委评为全省小微企业监测工作市级考核市级优秀单位(居第三位)。建立2016年市工业行业“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库81家并实时监测。预计能超额完成省定“小升规”目标任务。三是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印发《市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建立有关工作机制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工业企业兼并重组鼓励政策的操作细则》,进一步明确部门分工和操作流程。举办了2016年湖州市企业兼并重组培训班,共54名企业高层参加。
7.聚焦重点推进“两化”融合。一是实施“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围绕智能制造、“互联网+”应用,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贯穿于包括设计、生产等在内的各个生产环节,促进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众包众设、异地协同设计等“互联网+”创新应用模式,组织实施“两化”融合重点项目。二是推动“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建设。在全市250家“两化”融合试点企业中大力推广数字化控制技术,加快先进制造技术在生产过程的应用,引导试点企业向示范企业发展,推动试点示范企业“两化”融合建设向高级发展。全市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达到11家,美欣达集团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体系评定。三是实施“两化”融合进企服务。突出重点行业、重点环节开展“两化”融合进县(区)、进企业系列活动,先后开展开发区数字化制造分享会、德清县智能制造现场会等现场活动,参加培训交流的人数达到百余家企业。积极落实《湖州市首席信息官(CIO)培育计划》,组织信息化试点企业58位学员开展培训。四是稳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各县区《2016年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督察,定期通报各县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2016年,全市新建及改建铁塔基站1372个,完成全年目标的120.99%。组织编制全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通信基站布点规划》并已完成专项规划评审。积极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无线局域网(WiFi)建设和免费开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无线局域网(WiFi)建设和印发相关标准规范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提高公共区域免费WiFi覆盖率。稳步推进公共场所免费WiFi覆盖,全市免费WiFi覆盖场所累计2500个,免费WiFi开放AP累计总数达7561个,完成年度覆盖AP数的94.5%。
8.注重生态加快“腾换淘汰”。一是优化节能管理。落实八大高耗能行业项目审批负面清单制度,严格项目能评,严格实行项目用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完成化纤、铸造、化工、金属压延等高耗能行业及非工大型建筑物的26家单位开展节能监察及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智慧能源系统接入工作,实现重点用能企业在线监测全覆盖。推进各县区完善用能交易办法。二是推进淘汰落后。深入开展G20杭州峰会环境质量保障会期整治工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浙江省G20杭州峰会工作先进集体”。严格实施《浙江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全年计划淘汰200家企业的落后产能,腾出用能空间10万吨标煤。通过实施淘汰落后、污染减排、能耗对标、安全生产、质量对标等专项整治,全年整治“低小散”企业1000家。全面完成工业领域高污染燃料小锅炉的淘汰改造全年目标任务。三是优化用能结构。围绕“热电联产改造、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能效提升、绿色照明”五大重点,推动重点节能工程,全年实施119项市重点节能技改项目。落实《鼓励光伏应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及三年行动方案》,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加快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四是深入推进“禁粘”“禁现”。2016年,全市关停并拆除13座粘土砖瓦窑,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专题部署预拌砂浆推广和砂浆“禁现”工作,全市水泥产量为1272万吨,增加1.37%;散装水泥供应量为1118万吨,散装率达到87.90%,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全市累计供应预拌混凝土881万立方米,增长14.61%;预拌砂浆应用量67.6万吨,同比增长10.5%.
9.深入实施各项改革任务。一是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订《推动湖州市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条工作意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湖州工业经济增长动力和活力。深入查找工业领域短板,出台《关于补齐工业经济领域短板的实施意见》《推动湖州市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条工作意见》等。出台《湖州市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三十六条》,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等八个方面36条,制订2016年企业减负春风行动工作要点,按季对落实政策情况进行情况通报,编印国家和省市最新降成本减负担优环境政策汇编本一万册并下发至全市所有规上企业及部分小微企业,预计2016年全市减轻企业负担130亿元。开展我市“僵尸企业”基本情况调查,建立了107家企业构成的“僵尸企业”档案信息库,出台《湖州市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县区年度工作任务,加大“僵尸企业”处置考核力度,全年共处置14家“僵尸企业”,完成省下达全年目标的140%。二是推进用能权市场化配置改革。在总结用能权市场化交易省级试点德清县经验的基础上,出台实施《湖州市推进用能交易的实施意见》,目前全市市级交易平台已经建立。三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国家和省要求,取消了鲜茧收购资格认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技术认定2项行政审批,将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核准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等3项行政审批权限下放至县区。进一步深化完善委责任清单,及时调整更新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深入推进“零土地”技改审批改革,对县区经信部门从事审批工作人员开展政策解读和培训。2016年,我市完成“零土地”备案项目共528个,计划总投资169.1亿元。四是开展企业分类评价。结合省转升办下发的三级联动开展企业分类综合评价的实施意见,牵头组织市级相关部门赴嘉兴、平湖两地学习调研。研究制订《关于全面开展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加快提升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并已征求各市级部门、县区意见。市县联动推动县区及时完成2015年度企业评价并将数据上报省平台,全面总结近年湖州市开展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和结果运行工作取得的成效、经验做法并在全省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工作现场会上交流。
10.切实加强系统自身建设。一是狠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理论学习和“三课一会”等学习制度,不断通过深入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坚定信仰追求、务实思想作风、增强历史担当,切实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定力。着眼“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发展战略需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事业导向、实绩导向、公论导向,综合运用组织调配、民主选举、社会招聘等方法,充实改善干部队伍梯次和结构。二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对活动组织开展的各项指示要求,通过专题研究部署会、工作推进会和分析研究会,切实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通过成立党员干部突击队,圆满完成G20杭州峰会、第九届国际电动车新型锂电池会议等10多个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重点任务,有效检验学习效果。三是扎实推进组织人事专项活动。坚持严谨细致、审慎对待、从严要求的原则,先后组织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专项检查、党员违纪违法排查清理和党费收缴专项检查等工作,切实保证党的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